人越长大,越有种愈来愈浓的怀旧情愫。如今,每逢看到雁城衡阳小巷里播放衡阳花鼓戏《蔡老娘遇十怪》,就常常勾起我对儿时看戏时的回忆。 时过境迁,小时候那些看戏的情景和乐趣,依然清晰的铭刻在我的记忆中。 那时,家里只有能接收到几个频道的黑白电视机,没有现在的电脑、智能手机,也没有其他可消遣的娱乐。那时看戏,没开戏就去了,一帮小孩去后台瞎晃悠,这儿摸摸,那儿瞧瞧,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。快开戏了,我们这些小孩便走进观众人群中,人小,个子也小,在人群中也看不见,只能勉勉强强挤到人群的最前面看戏。 当看到《蔡老娘遇十怪》,觉得一个精瘦的男扮蔡老娘好玩,蔡老娘带着唱腔一字一句非常押韵,重要的是台词非常有意思,台词中描述的种种社会怪象可谓入木三分、一针见血,看后令人捧腹大笑,拍案叫绝。 《蔡老娘遇十怪》不同于其他花鼓戏专注于家长里短、婆婆妈妈,而是将视角伸向社会现实。记得在一次小学文艺汇演上,我们班上一个同学很有表演天赋,把蔡老娘模仿的淋漓尽致,带着腔调念台词,把台下观众逗的笑翻了天。 看衡阳花鼓戏是我童年最值得珍藏的记忆,也是最值得期待的文化盛事。衡阳花鼓戏是普通老百姓书写的历史。在这部厚重的历史里,凝聚了人生百态,蕴涵着真善美,也飘溢着浓郁的乡土人情。眨眼间二十年过去了,那历历在目的儿时看戏情景,那凝结着深情和愉悦的衡阳花鼓戏唱腔,好像还在雁城小巷里缭绕不绝…… 如今,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,传统的戏剧已渐渐淡出了人民的视界,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还对花鼓戏戏剧情有独钟,但在那个时代“衡阳花鼓戏”的印痕却深深的珍藏在我们的记忆里。 我想,但凡儿时看过衡阳花鼓戏的人,也一定和我一样,心中还留存着那段年月的一丝温暖吧。如今,蔡老娘张紫映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。
|